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一批最新罚单,多家银行机构及相关个人受罚。罚单直指银行经营管理的沉疴顽疾,拷问着银行的风控体系。
今年年初以来,各类金融机构都不乏被监管部门点名处罚者,这其中,甚至有百万元级甚至千万元级别的“天价”罚单。
(相关资料图)
信贷业务是各家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主要业务,也是获得罚单数量最多的领域。其中,作为信贷投放的薄弱环节,贷后管理更是成为了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上半年,多家银行因为贷款违规流入楼市、贷款资金实际用途与约定不符等受到监管部门处罚。
值得深思的是,在监管和惩处力度持续加码的背景下,银行信贷业务违规现象为何仍然时有发生?
直接原因是“有利可图”。不同贷款业务之间存在的利差,给“借低还高”的贷款违规置换操作提供了空间。今年以来,在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背景下,多家银行将消费贷、经营贷利率进行了下调。不少中介趁机向购房者推销“以贷换贷”的操作,将年利率较低的经营贷与年利率较高的房贷进行置换,导致部分贷款资金被挪用至房地产领域。
其背后所透露出的问题在于部分银行机构对贷后管理尚不到位。在银行信贷业务的运作过程中,部分银行“重贷款发放,轻贷款回收”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意味着银行在信贷投放过程中过于依赖贷前调查,反而放松了对客户贷款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和跟踪,忽视了相关企业在实际经营生产中的动态变化和风险隐患。
此外,部分银行的信贷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意识和合规意识,导致在贷款审批和风险识别过程中出现疏忽和错误判断,更有甚者在贷后尽调过程中配合客户隐瞒风险事项。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事关国计民生、千行百业,影响着宏观政策的落地见效。因此,各家银行需要强化信贷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大对贷后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总基调下,未来几年,金融监管从严、从紧的趋势不会改变。今年上半年,金融管理部门加大了对信贷领域违规违法事项的查处力度。今年2月,人民银行和原银保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做好贷前贷后管理;4月,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贷款“三查”。这些政策将有助于推动银行信贷业务回归本源,让更多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
从银行业角度而言,在强监管的背景下,如何才能补全短板、防控风险,走好信贷业务的合规之路?
首先,信贷资金不能“一发了之”,各家银行要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尤其是贷后管理,在信贷投放后密切关注相关客户的经营状况和还款情况,并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每笔贷款资金的真实流向持续跟踪、加强监管,确保在贷款发放后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隐患。
其次,银行要加强信贷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的合规意识和底线意识。信贷从业人员是从事银行信贷业务的“主力军”,他们的专业水平和风险意识直接影响着银行信贷业务的资产质量和风险防控。一方面,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加快培育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强化信贷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业务能力的培训力度,让信贷从业人员熟悉各项信贷业务领域,避免因为专业素养不足而引发信贷管理风险。
当前的经济形势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多挑战。未来,严查、严处将成为银行监管的常态,潜伏的风险势必会逐渐暴露在“阳光”之下。各家银行机构要加强内生性管理,注重稳健经营,做好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
标签: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一批最新罚单,多家银行机构及相关个
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携手中国银联、吾悦广场齐聚浙江台州,以“惠聚
“通过稳链、固链,不断提高产业链的发展韧性,这是在我国制造业门类齐
8月21日,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7月份财政收支情况。公告显示,1至7月份累
近日,进出口银行为甘肃省平凉市基础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中技国际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