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书籍给予人们宁静与精神滋养,书籍背后的人和故事同样值得关注。
近日,一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2》引人关注。该片以有趣的视角,讲述了包括作家、译者、漫画家、编辑、图书管理员等18位与书相关的人物的故事,呈现出他们纯粹美好的精神世界,点燃了许多观众对书的热情。至今,该片在B站上获得了2191.5万的播放量,豆瓣评分9.5分。
一场纯粹的漫游
在纷繁的世界中,书籍让许多人享受着一份纯粹的精神愉悦。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影片的镜头切入国家图书馆,一座安静的知识乐园呈现在眼前。顾晓军是一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出于对书籍的热爱,他2009年来到国图工作,每天为读者答疑解惑。实际上,他还是一位掌握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等十几种语言的奇人,这都是他利用图书馆的资料自学而成的。图书馆就是他的“诗和远方”。于他而言,阅读与研究就像一场没有目的的漫游,简单纯粹。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外语笔记、读书到动情时微微发颤的手与情不自禁落下的眼泪……这位图书馆里的“扫地僧”对书籍的热爱令人感动。
“毕肖普说:‘忘我而无用的专注’,专注是对时间本身的克服,这是我所体会到的最接近的完全无法被剥夺的幸福。”该片第三集《词语摆渡人》讲述了译者包慧怡的故事。翻阅外文词典的沙沙声,夜灯下钢笔在纸张上游走的声音,打字机上的一声声敲击……这位译者正“享受在词语的密林中午夜飞行”,感受着专注带来的安定感。在复旦大学教授英语的包慧怡出版过伊丽莎白·毕肖普诗集《唯有孤独恒常如新》、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散文诗集《好骨头》等10多本译作。曾经,一部诗集《爱丽尔》引发了她对诗歌翻译的热情,她自此走上了不计回报的翻译之路,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旅程”,一直持续了7年。包慧怡沉醉其中,甚至将翻译手稿随时带在身边,想起来时就修改几笔。
对包慧怡而言,“翻译是一场危险而前途未卜的炼金术,不断为语言开拓新的伸展空间”,她在其中不断追问和求索。她相信,翻译具有更新语言的力量,“翻译会为母语起到塑形的作用,另外会为新的文学种类和文学风格播下种子。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最终一定会看到意外的他山之花,仿佛天外来音一样的新元素在你的语言里生根发芽。”
通过书籍的阅读和翻译,能够到达我们平常去不了的地方。《哈利·波特》的中文译者马爱农在奇妙的魔法世界中游历,一张书桌就是她“通往另一个时空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通过翻译这些纯真的作品,她希望带给读者做梦的快乐。
快时代,慢功夫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各种眼花缭乱的事物吸引,常常觉得浮躁。《但是还有书籍2》中讲述了一些专注于事业的人,那一份坚定与热爱让他们闪闪发光。
该片第一集的镜头中,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正乘坐公交车前往南京图书馆。98岁的他已退休30多年,但仍坚持着退休前的生活,“我不能脱离图书馆,像鱼和水的关系”。沈燮元在古籍版本目录学领域钻研了70余年,有着“古籍活字典”之称。1978年,他开始参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纂工作,担任子部分主编。在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条件下,他凭借扎实的版本鉴别和编目能力,以自身的学识与经验,在几十万张记载图书信息的卡片中进行鉴别。从初审到定稿,沈燮元参与了编纂的全过程。历经18年,《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最终在1995年完稿,被认为是最具权威性的古籍善本联合目录,沈燮元也因突出表现获得了“特殊贡献奖”。
退休后,为了整理清代藏书家黄丕烈的题跋集,他除了吃饭、喝水和上厕所,其他时间都在搜集线索、求取资料、校对、勘误……工程量巨大,而他乐在其中。2020年,他终于完成了八十多万字的《士礼居题跋》。在生活中,沈燮元喜爱喝点小酒、吃些美食,他说自己有“像中年人的心脏”。对他而言,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最快乐的,“只想过好每一天”是他的心态。
在读者看来,漫画家是一个有趣的职业。漫画《镖人》的创作者许先哲,在创作前没学过画漫画。“创作没有捷径,只能用时间去磨”,为了准备《镖人》的创作,他练习了整整4年,并翻阅《隋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从中寻找灵感。在创作方法上,许先哲不愿循规蹈矩,而是采用与角色“对话式”的分镜创作法,“把自己的一切都倾注到作品里”,其笔下的角色“拥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也因此充满了生命感。2018年,《镖人》第一卷首发量突破了十万册,成了一部现象级作品,被称为“国漫之光”。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网络连载漫画中,作品往往需要持续更新才能获得点击量。而为了让角色更鲜活,许先哲的更新速度越来越慢,哪怕被读者抱怨,他也要坚持选择这条充满未知而艰难的路,“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任画笔,将这些生命的力量展现给读者”。
连接现实的桥梁
“世界向前发展,作家是少有时时回望的人,回到山林,回到乡村,回到曾经的工厂。”一些写作者能够一边行走,一边观察和记录下他们的生活现场与时代的变迁,以书籍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他们笔下的文字充满力量。
从小生长于沈阳铁西区工人村的青年作家班宇从2016年开始写小说。2018年,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冬泳》出版,获得业界和读者的认可。书中讲述了印厂工人、吊车司机等人的故事,而大部分故事的发生地正是在他成长的铁西区。这些他身边的故事,折射出一座老工业城市的记忆。班宇说:“我小说中提到的很多人,他们看似生活在困境中,但我更想描述的是,他们在精神世界里仍然是强力的、有力的,依然是试着去向外绽放的。”
身为作家和大学教授的梁鸿从事文学评论与研究工作。在感到自己的研究离现实世界越来越远时,她听从心中的召唤,选择重新回到自己生长的土地梁庄。她像回乡的女儿一样,与村里人打成一片。关注到梁庄的种种变化,无数留守者、打工者的身影,她开始记录和书写,在其中寻找答案、获得力量。
“构成宏大历史的是无数渺小而真实的生命。”为了写出一个完整的梁庄,梁鸿从2011年开始探访了20多个城市,近400位梁庄在外的打工者。她注重对个体的关注,如东躲西藏、为尊严而战的三轮车夫,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工人、在大货车下面吃灰喝风的校油泵的人……她直面转型期农民的种种生存困境。《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梁鸿的这些非虚构写作,呈现了在变革洪流中不断演变、生长的中国村庄的珍贵样本。在影片的弹幕中,一些网友直言:“熟悉的乡音”“热泪盈眶”“我一定要去看这本书”……
走路要听摇滚的83岁德语翻译家杨武能,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中寻找出路、不断拓荒的出版人杨全强,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写作者杨潇,为破译《海错图》前往各地考证与鉴定生物的科普作者张辰亮……这些与书相关的人物故事打动了许多观众。正如一些网友在影评弹幕中说:“每次看《但是还有书籍》都会使我内心平静下来”“重新激发了对阅读的兴致”“这世界总有人坚持自己的热爱,并在那个地方闪闪发光”。这些亲切可爱的人,拉进了我们与书籍的距离,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人心驰神往。
(本文图片 刘志良 摄)
作家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书籍给予人们宁静与精神滋养,书籍...
登长城怀古,思绪也随之飘远。这塞外大地上的奇观,遗留着多少悲壮的史诗和苍凉的歌吟,这每块古老的砖...
长期以来,学界对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研究颇多,但对其金融思想却未予以足够重视。事实上,梁启...
3月以来,日元的急速贬值备受关注。事实上,3月,日元对美元汇率跌幅高达6 9%。
近期,随着美联储不断向市场释放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以及激进加息的信号,美元开始走强。美联储加息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