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经 > 正文

速讯:整体稳健向好 银行理财交出全面净值化时代首份“答卷”

  • 2023-02-28 09:12:34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2年,是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元年。作为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首个年份,银行理财在股债冲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乘风破浪,相关业务的规范化转型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2月1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从银行理财监管政策、理财产品、投资者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的运行状况。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00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随着我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叠加前期一系列稳经济措施落地实施,2023年宏观经济恢复态势将不断稳固,银行理财市场在经历低潮之后有望迎来更平稳的修复和增长。

理财市场发展稳健向好 净值型产品占绝对主流

“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呈现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普益标准研究员赵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财市场整体规模虽稍有下降,但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2个百分点,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成效显著。”

从理财市场整体规模来看,2022年,全国共有260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累计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78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47万只,较年初下降4.41%;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权益与债券市场的波动是2022年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

“去年3月和11月,中国股市和债市波动加大,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了两次比较剧烈的波动,赎回比例上升。”赵伟认为,去年12月,封闭式产品到期规模增加也是理财规模下降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封闭型理财存续产品在去年12月的到期规模达4197亿元,环比上升32.71%。

“同时,规模回落也与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的现金管理理财产品整改有关。”董希淼表示,截至去年年底,现金管理类理财存续规模8.76万亿元,较去年年初下降了5.75%。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的总体存续规模在去年有所回落,但净值化转型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也迎来了更为规范可持续的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自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保本理财产品逐步退出市场,截至目前,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已经基本完成。《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6.40万亿元,占比为95.47%,较上年同期增加2.52个百分点。

加快产品体系建设 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2022年,各家银行理财公司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差异,持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特色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去年,银行理财产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充分发挥资金优化配置功能,将更多资金投向了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2万亿元。

具体来看,2022年,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700亿元,投向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扶贫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2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3.5万亿元。

同时,养老理财业务的发展也成为了银行理财在产品层面的一大亮点。

自2021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以来,养老理财市场快速发展,试点机构、范围以及产品数量均实现了持续扩容。随着2022年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正式落地,银行理财市场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银行和理财公司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丰富差异化产品供给,推出养老、跨境、低碳等主题产品。”董希淼表示,“特别是随着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扩大和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养老理财产品发展较快,存续产品50只,累计投资超千亿元。”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养老理财产品存续50只,累计购买金额1002.95亿元,投资者46.60万人次,养老理财试点期工作圆满收官。

“随着个人养老金账户推广,长期限的养老理财与养老目标基金、养老储蓄、养老保险等已成为账户组合的重要选择品种。”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及团队表示。

普益标准研究员秦婧表示:“未来,养老理财产品数量将逐步增加,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满足居民养老需求。”

理财公司不断发展扩容 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完善

2022年,在理财市场整体规模呈现下降趋势的同时,理财子公司存续规模却实现了逆势增长。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最多,存续产品只数1.39万只,存续规模22.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9.36%,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0.44%,且全部为净值型产品。

“从存续规模变化来看,在各类型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存续规模同比下降的情况下,理财子公司存续规模不降反升,同比增长29.36%。”《报告》提出。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5月首家理财公司获批开业以来,经过3年多的发展历程,银行理财公司队伍持续扩容。

《报告》显示,2018年12月至今,监管部门坚持“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已批准31家理财公司筹建,其中30家获批开业。

然而,步入全面净值化时代的理财公司也迎来了全新的考验。2022年以来,受到股市和债市行情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也先后经历了两次“破净潮”和“赎回潮”。伴随着净值波动的常态化,银行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和净值化运作能力也被提出了更高要求。

董希淼认为:“在前期风险偏好极低的投资者离场之后,2023年理财产品赎回压力已经大大减轻。新的一年,银行和理财公司应认真反思与复盘,正视市场变化,进一步找准理财业务的定位。”

“一方面,银行理财公司应该持续提升投资研究能力,构建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研究体系,积极打造投研生态圈;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产品创设能力,健全产品谱系,满足投资者日益多元化的理财需求。”赵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目前,已有部分理财公司采取摊余成本法及混合估值法,以平滑理财产品净值的大幅波动。对此,董希淼表示:“最根本的是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投研能力和培养投研人才,提升对宏观形势和金融市场的研判水平,使投研能力更好地与市场变化和投资者需求相匹配。”

标签: 银行理财 金融时报 记者采访

推荐阅读

速讯:整体稳健向好 银行理财交出全面净值化时代首份“答卷”

2022年,是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元年。作为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首个年份,银行理财在股债冲击等多重因素的...

天天热文:广期所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业务顺利落地

记者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获悉,2月27日,中央结算公司与广州期...

天天看热讯:王一鸣: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是​提升经济增长动能的重要前提

2月24日,“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经济重构中的财富管理态势”在北京举行。

环球今热点:理财市场基本趋于稳定 养老金融改革持续深化银保监会召开发布会回应近期热点话题

2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发布会,介绍近期信贷数据和工作情况。会上,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房贷提...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开立首个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

近日,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成为上海市首批成功开立保证金专户的股份制银行。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经济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