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上午,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和5年来主要工作,并为2023年工作指明方向。围绕下一阶段工作,人民银行列出了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其中“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列在前两位。
(资料图)
“2022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修复的主要矛盾。货币政策积极作为,总量、结构性工具‘双管齐下’,并强化与财政政策协同,基础货币供给充足且成本下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2023年货币政策仍将延续“总量要够、结构要准”的特点,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会议指出,2023年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延续了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的相关表述。具体来看,本次会议强调,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回顾2022年,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两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提前完成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积极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023年货币政策如何实现精准有力,温彬分析认为,“精准”主要体现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将进一步发力;而“有力”,则意味着人民银行将通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
本次会议提出,要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具体来看,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是金融重点支持方向。
对此,金融业应当如何发力呢?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2022年,疫情、地缘冲突等短期因素对我国经济供需两端均造成不小冲击。在这一背景下,提振需求应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国内消费需求和有效投资。考虑到目前国内居民消费偏弱,金融政策需要合理降低消费借贷成本,刺激消费需求回升,更好支持大件商品和新消费等多元化需求等,释放消费潜力。
对于供给端,周茂华表示,要加大力度支持受困行业恢复。“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我国经济遭遇内外影响明显超预期,仍有不少行业企业和群体受困,尤其是餐饮、零售、交通、旅游等行业仍处于困难阶段。这些行业恢复发展离不开金融帮扶,为这些行业企业纾困解难,有助于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促进消费动能恢复。”他表示。
温彬表示,为了更有力支持上述重点领域,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配合财政、产业政策稳增长。其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小微再贷款等工具将继续发力。他表示,重点项目产业链长,实物工作量的落地形成,有助于带动就业、增加收入,促进消费综合效应释放,建议要继续落实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对重点基建项目融资的支持,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原则参与重点项目建设融资,推动公募REITs等产品创新发展。
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于会议提出的“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业内专家也普遍认为,这是对近期政策的延续和落实。
2022年以来,房地产领域销售、投资等主要指标经历环比短暂回暖后持续下探。为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政策从供需两端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年末房企融资端的“三箭齐发”对市场信心有较大提振。
展望2023年,温彬分析认为,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要内需增长动力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政策层面仍有持续发力的现实需要和优化空间,尤其是释放有效需求、引导正向预期是激活整个房地产链条的关键。他表示,在政策强力支持下,市场有望加快筑底回暖。预计随着金融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优质房企融资将得到更强保障,“保交楼”稳步推进,房地产领域风险将趋于收敛。从中长期看,行业新发展模式逐渐清晰,经过本轮周期与风险出清,行业将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下一步,政策支持空间较大,除了有效落实以“三支箭”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后期各地政策“工具箱”在放宽购房条件、降低首付比等方面还有空间。
2023年货币政策仍将延续“总量要够、结构要准”的特点,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1月5日,由北京银行作为投资者参与战略配售的“嘉实京东仓储基础设
山东宁津农商银行大力实施“党建+服务”“政策+产品”“产业+链条”
本网讯 记者雷和平 通讯员孟洁报道 1月5日,工行陕西省分行联合
作为县域金融服务主力军,桂东农商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占到了全县的59%和68%,承担着全县113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