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经 > 正文

天天日报丨画家梁永和的水墨世界

  • 2022-08-26 10:04:04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画家梁永和擅绘花鸟和写意人物画,其作品用笔细腻,所绘事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资料图片)

梁永和写意人物画以独特的笔法和意趣见长,他以《红楼梦》人物为主题的创作,独树一帜,颇受青睐。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正典,其影响和地位不言而喻。就学术领域而言,因一部小说而成一“学”——“红学”;就普及性而言,它早就是我们的“国民故事”,亦是新的语文课标要求的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1948年出生的梁永和从少年时代走入《红楼梦》的世界,便一直深深热爱。进入绘画艺术领域后,又独辟蹊径,把《红楼梦》中的人物作为水墨表现对象,诠释经典,传承经典。从工笔的《红楼梦十二金钗》到写意的《红楼梦中人》,营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红楼世界,曾多次举办以《红楼梦》人物为主题的大型个人画展。

《红楼十二金钗》

在中国,写意人物画历史极为久远,着重强调“以形写神”的特点,通过对主观感受进行提炼与想象,有效勾勒出人物的特征,表现出独属于画中人物的气质。梁永和的人物画传承了此优良传统,注重“以形写神”,注重营造意境,注重气韵生动。多年来,梁永和孜孜以求,形成独特艺术风格,无论是《红楼梦十二金钗》还是《红楼梦中人》,都是以金陵十二钗为蓝本绘制而成。忧郁的黛玉、高贵的元春、能干的探春、孤傲的妙玉、心直口快的湘云、工于心计的熙凤、八面玲珑的宝钗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女子,经梁永和寥寥几笔,跃然纸上,形神兼备。恰如美术评论家陈醉的评价:轻盈飘逸,笑语如闻。

《万紫千红》

在创作中,梁永和不落窠臼,注重把握人物神韵。其《红楼梦十二金钗》等仕女画既不同于唐代的丰腴肥硕之美,也不同于明清仕女的纤巧瘦弱之美,且一改过去仕女画大都只有形态而无表情的形态。在梁永和笔下,她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可交谈可亲近。人物俯仰顾盼中流露出的微妙情绪,都表现得恰到好处,让观者有如临大观园之感:“十二金钗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一喜一乐皆成气象,或婉约含蓄,或张扬明快,或苍凉凄怨。假山秀水与楼台亭榭之间,花鸟虫鱼与飞禽小蝶之间,佳丽们嬉戏游玩,弹琴说唱,窃窃私语,形象灵动凸显。”

在人物塑造方面,梁永和较好地运用了变形。有时,为了加强仕女的动作形态,须对原来人物形象变形,加以剪裁和夸张,以达到塑造典型性格和典型形象的艺术效果。变形后的仕女形象,比原来更美,更富有活力。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与探索,梁永和画仕女、画儿童渐成格调。

据梁永和介绍,他画仕女,面部用三笔勾形。一笔是或左或右的眉毛于鼻梁一条线下来,一笔为或左或右的眉毛断弧线,第三笔是下颌和两边脸颊的轮廓线,然用两点红色点出嘴唇。这种画法成为基本语言模式,简约传神。他画儿童脸部,也是这三笔,只是画眉毛和鼻梁的那条线更短,嘴巴则是一笔画出个圆圈,天真烂漫的儿童面部就勾勒出来了,生动传神。他画眼睛,无论是画仕女还是儿童,基本上是两种画法,一种是用墨点,一种是勾出细细的眼眶轮廓,再墨点眼瞳。但这第二种画眼睛的方法,他一般是把眼瞳点在眼角,看起来机警、调皮、活泼。

在用色方面,梁永和多有创新。据介绍,他潜心研究色彩多年。一方面,遵循传统的“随类敷彩”,如蔬果、花卉的颜色等;另一方面,他根据营造画面氛围和意趣表达需要,运用色彩。他将天然蔬果的颜色运用到作品之中,形成了特有色彩效果;他在创作中增加了色彩同水的用量;他作画的很多颜料都是自制,樱桃、食盐等都可成为调配色彩的原料。由此,其画作形成独特鲜明的色彩风格。有评论家如此评价:“画面色彩不但丰富,而且还很艳丽。他的着色,有时用没骨,有时大笔晕染,有时甚至就像画水彩一样,鲜艳而活泼。因为他画的都是大观园中的美女,这种色彩,配上他那短促的线条,更好地烘托了那轻盈飘逸的感觉和欢乐热闹的气氛。”

细细品读梁永和的画作,既有传统美感的古韵,又不失现代美感的新趣,沁人心脾。

标签: 十二金钗 写意人物画 红楼梦中人

推荐阅读

天天日报丨画家梁永和的水墨世界

画家梁永和擅绘花鸟和写意人物画,其作品用笔细腻,所绘事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全球新动态:中塞签署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金融情报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

近日,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与塞内加尔国家金融情报和处理中心完成了《关于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金融情...

最新:数字人民币APP上新“随用随充”功能

近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更新了新版本,主要更新内容为“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升级,钱包添加银行卡...

全球焦点!沅江农商银行:构建“信贷高速公路”为本土企业“救急”又“减负”

近年来,沅江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稳经济、促发展”工作部署,主动肩负服务地方的金融使命,着力提升金融...

天天新消息丨农行湖北省分行强化金融服务全力抗旱保秋收

农行湖北省分行积极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紧密联系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及时掌握抗旱救灾金融需求...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经济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