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屈指一算,我与《金融时报》交往已有35年了。35年来,《金融时报》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无论印张版面如何变化,出版周期如何调整,其“立足金融,面向经济;通过金融,反映经济”的办报方针不曾改变。踏着改革发展的前行步伐,《金融时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有了自己的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其发展成效也令人瞩目。在《金融时报》35周岁生日之际,一桩桩往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首次与《金融时报》打交道,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秋天,我给《金融时报》邮寄去一篇新闻故事稿,经编辑老师修改润色后,很快在头版专栏刊发。中心支行(后改为分行)领导及同事开始对我刮目相看,认为单位也有了“土记者”!从那以后,在记者编辑们的精心指导下,我撰写的反映单位改革发展的消息、通讯稿陆续在《金融时报》变成了铅字。
2019年春节前夕,我根据同事提供的新闻素材,通过实地采访,撰写了1300多字的“新春走基层”通讯稿《日子甜美似芭蕉》,经记者站修改润色后推送和报社编辑老师修改,很快在1月30日头版刊发,让我兴奋不已,因此对《金融时报》更是钟爱有加。从2019年起,我每年都在《金融时报》上稿10多篇,个人也被湖南记者站多次评为优秀通讯员,所在分行也被评为金融宣传工作先进单位。35年来,我在撰写各类新闻稿件中,得到了《金融时报》许多编辑记者的支持和帮助,虽然有些还未曾谋面,但他们的热情鼓励,为人做“嫁衣”的工作作风,给我写作增添了长久的动力。《金融时报》为我铺展了磨炼进步的平台,也为我业余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多年来,我在撰写新闻作品的同时,创作的文学作品也在全国、全省一百多家报刊发表。
与《金融时报》结缘的35年里,《金融时报》已成为我人生精神上的支撑。每当物业收发人员将报纸送到办公室时,我心中便平添了一份愉悦,在众多报纸中,《金融时报》往往是我先睹为快的报纸。从事金融工作多年,也早已养成了读报先读《金融时报》的习惯。
而今,因工作变动和年龄的关系,虽然给《金融时报》写稿少了,但我对《金融时报》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从未改变。《金融时报》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步壮大,我仍关注着,祝福着。
(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湖南娄底分行督导员)
踏着改革发展的前行步伐,《金融时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有了自己的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其发...
安居乐业,住房是让新市民真正得以扎根城市的基础。房贷为新市民的安居梦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杠杆。为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