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经 > 正文

今头条!各地配套措施加速落地 金融业创新产品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

  • 2022-06-13 08:58:05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新市民正在成为金融机构的重点服务群体。

2022年3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助力新市民在城镇更好地安居创业。6月10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关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指出,自《通知》发布以来,各银保监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联动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加大指导推动力度,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已有22个银保监局细化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具体政策。

不过,《通报》同时指出,目前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我国新市民群体目前有3亿人,新市民在获得金融服务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改善新市民的金融服务,可以说是找准了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朝弟此前在发布会上表示,在新市民金融服务过程中,关键要掌握这些新市民的基础信息和金融服务的具体需求。

顶层设计已经出台,各地监管部门配套措施和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服务也不断落地,涉及3亿新市民的金融市场潜力将持续释放。

量体裁衣 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

2020年,张蒙怀从福建省三明市的农村老家来到福州市创业,成为福州市的新市民。今年春天,受多重因素影响,其店铺生产经营陷入停滞,资金流十分紧张。张蒙怀本想贷款,但由于户籍和房产都在三明市,其适用的贷款产品大多利率较高、办理手续复杂。

就在张蒙怀为资金犯难的时候,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推出的“新市民贷”为他解了燃眉之急。据了解,该产品全程由银行进行跨地区协同受理,不仅贷款利率低,还省去了繁琐的异地办理手续。不到一周时间,张蒙怀就收到了30万元信贷资金。

记者从福建银保监局了解到,针对因创业就业所在地与资产、户口所在地“分离”而难以获得贷款的新市民,该局指导银行探索“城乡联合贷款”模式,破解新市民工作生活、资产、信用跨区域错配难题。自4月份印发《2022年金融服务新市民综合行动方案》以来,该局辖区内银行保险机构合计创新信贷产品84个,保险产品72个,改进基础金融服务181个,覆盖客户数量36.93万人次。

不仅是福建银保监局,根据《通报》,22个银保监局已细化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具体政策。比如,山东银保监局联合山东省政府十一部门出台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行动方案,提出金融辅导和金融管家、创业担保贷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信息共享路径、风险补偿基金等具有山东特色的细化措施。深圳银保监局联合深圳市有关部门,制定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四专四化”工作思路,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建立专项激励机制、实施专业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设立新市民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岗等。

在政策引导下,银行保险机构也积极展开行动,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如《通报》所提到的,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优化“经营快贷”产品,向深圳市逾3200名非户籍新市民提供近88亿元创业就业贷款;中国人寿开发了“建筑工程”系列13款保险产品,为近41万家企业提供了覆盖近1600万人次的建筑工程意外保险保障,保险金额超过4.6万亿元。

精准“画像”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关资料图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提到,新市民中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稳定性差,难以提供工作证明和收入证明,同时其征信信息不完善,缺少有效抵押物,金融机构无法识别其信用等级,难以进行风险决策。为此,多地银保监局会同政府部门完善信息平台,探索解决数据支撑不足问题,进一步夯实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基础。

据了解,安徽银保监局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接入省工商企业数据库,运用大数据和算法逻辑精准定位新市民创业就业集中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将信贷“空白户”及时推送给金融机构,并利用后台监测金融服务成功率。重庆银保监局联合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依托银证大数据互联互通平台“金渝网”,开发建设数字普惠金融平台——信易贷·渝惠融,平台已归集54个部门300万户企业信用信息、3.5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发布80款特色和区域贷款产品,查询应用市场主体信用报告10万余家(次),有效支持了新市民金融服务。

“解决新市民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打通分散在各机构、各系统中的数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既包括征信和金融机构数据,也包括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数据,还包括新市民特别是灵活就业群体在其获取收入的主要互联网平台上的数据。只有在合规前提下充分采集信息,才能精准刻画新市民“群体画像”和服务需求,适时适地提供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监管部门将推动出台配套政策,推进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逐步缓解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布局蓝海 创新产品服务待加力

专家表示,新市民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面临多方面金融需求,为金融机构拓展新业务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也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源。不过,要提供与新市民金融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还需要继续在创新上下功夫。《通报》也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

“北京新市民呈现‘两头集中’的特点,即‘一头’集中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另‘一头’集中于物流、家政等服务类行业,两类新市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与北京类似,新市民群体总体呈现出行业分布跨度大、流动性高的特点,同时金融需求差异大、个性化要求高。

“面向新市民群体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的重要基础是从群体特征和需求出发。”在采访中,金天以网约车司机为例谈到,“网约车司机社保覆盖率低,在主动办理商业保险时容易遭遇申请和理赔难。如果保险机构能够和网约车平台加强协同,在申请条件、保障标准、扣费方式等方面做出灵活安排,既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申请人、把控风险,也能够帮助网约车平台提升司机黏性,保持运力稳定,在满足新市民群体服务需求的同时实现多方共赢。”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应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机构体系,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发挥差异化优势,特别是中小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要与大型银行错位竞争,快速拓展当地新市民金融服务市场,创新个性化产品,满足新市民个性化融资需求。

此外,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渗入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为其获得金融服务提供了更便利的渠道。《通报》指出,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根据地方实际优化产品和服务,发挥信息技术、数据和渠道优势,不断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

标签: 金融机构 保险机构 信息不对称

推荐阅读

观点:5月末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1.1%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2 7万亿元,同比增长11 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

当前热议!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

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2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 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

【速看料】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5%

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2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9 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 5%。

央行发布2022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央行发布2022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经济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