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区块链能够助力构建数字经济信任基础设施,形成产业链多方之间分布式网络的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金融对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通过在分布式节点共享来集体维护一个可持续生长的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它的出现以场景为驱动,解决实际痛点,将对整个金融业产生颠覆式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技术升级。
发展背景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区块链白皮书》中对区块链的定义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中对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定义是密码算法、共识机制、点对点通讯协议、分布式存储等多种核心技术体系高度融合形成的一种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之一便是分布式账本,除分布式账本技术之外还有着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以及智能合约。正是这几个核心技术,赋予了区块链去中心化、开放性、独立性、安全性以及匿名性的特征。区块链的这五种特性,能够助力构建数字经济信任基础设施,形成产业链多方之间分布式网络的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2021年区块链产业扶持政策遍地开花,中央各部委及各省(市)地方政府发布和区块链相关的政策达1101部。中国在区块链技术专利申请上位于世界前列,2021年申请量占全球申请总量的84%。其中,我国区块链技术申请对象以科技、金融、互联网、通信、区块链等公司居多,主要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省(市)。2021年也是中国区块链标准化工作突飞猛进的一年,单年新增82项区块链相关标准,占现有区块链标准总数的53%。整体上,2021年区块链企业发展趋势向好,但在技术和标准、均衡发展、人才和政策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现状分析
从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金融行业的发展在诸多领域和业务办理方面都实现了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高新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发展。我国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业、保险行业、证券行业正在逐步推进数字化进程。数字化技术提高了金融行业发展的效率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信息安全,但也滋生出具有新特征的金融风险。这些现象的出现,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应当提高自身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完善金融行业发展制度规范,为金融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的双向良性互动。
金融行业与互联网高新科技融合的核心特征在于数字化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而数字化技术具有的优势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信息安全性。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网络安全的运行原理是由不同节点各自担任数据记录任务,通过节点间相互传递所需数据,从而形成数据量庞大而准确的数据网络。在进行数据传递的过程中,下一个节点会对上一个节点所传递数据的真实性加以检验。因此,数据造假行为比以往较难实现。数字化技术既保障了数据传递的效率,也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信息不断累加且交替传播,最终将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信息库,运用到后续的经济活动当中。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在金融行业业务信息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将有效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为网络运行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推动金融行业业务信息管理活动的开展。
(二)去中心化。数字化技术所构建的网络与传统网络最大的区别是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在这一特点下,数字化技术所构建的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并且每一个不同节点所对应的工作也有所不同,有些节点专门进行数据记录工作,有些节点则进行传输任务,也有些节点同时进行上述两项工作。通过不同功能的节点之间的相互协作,完成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在这种模式下,当其中某一节点受到损坏不能正常运行和完成相应的工作时,就会有其他节点代替其工作内容,而不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综合以上特点和情况来看,数字化技术构建的网络所具有的去中心化特点作为一种优势,将为金融行业运行提供可靠的网络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金融行业业务信息管理活动开展的效率和水平。
在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中,银行业是数字化转型较为全面而广泛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已有多家银行陆续构建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早已渗透并参与到银行运营的方方面面。灵活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完善银行的风控体系、加强银行的风控水平、增强银行的数据分析能力。现阶段以下几种业务已初步实现数字化改革:第一,互联网移动支付。其主要创新领域包括信息安全、图像及人脸识别、支付、清算实时性协议、综合类支付服务业务(如电子钱包)、跨境支付平台应用场景业务落地等。第二,小额信用贷款。利用投资资金和数据驱动的网络在线数据平台将投资资金直接或者间接地借贷给用户和小型企业。第三,金融理财服务业务。金融科技公司对理财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呈现出系统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趋势。这既包括前台的投资决策,也包括中后台的风险控制管理和运营机制管理,共同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保险行业的数字化尚在进行中。目前已有多家保险公司实施数字化发展战略,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保险业务进行优化,使风控、服务和精算水平得到提升。在现阶段保险行业的转型中,正不断使用数字化技术促进核心保险环节转型。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精准地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推送更加完善的保险方案。此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提高核保效率,使保险工作更加便捷和高效。
证券行业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还处于萌芽阶段。在监管层的支持下,许多大型券商加大了数字化技术的投入,通过与优秀的科技企业合作,提升证券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提升客户价值的挖掘能力,使客户服务更加精准细致;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证券企业的服务水平,优化用户体验。
未来趋势
作为一个高新技术行业,区块链有着不同的技术特点。区块链系统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见图)。其中, 数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以及相关的数据加密和时间戳等技术;网络层则包括分布式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共识层主要封装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算法;激励层主要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等;合约层主要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 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的基础;应用层则封装了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其中,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和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以及基于共识算力的经济激励和灵活可编程的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创新点。基于上述技术特点,区块链可以解决以下几方面存在于金融行业中的问题:
(一)信用。金融的本质是信用中介。信用体系的建设可以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减少无用劳动,简化和优化社会流程。但是衡量一个人信用的维度非常多且复杂。区块链金融的本质就是解决信用问题。区块链金融具有点对点交易、分布式账本以及不可篡改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易,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优势。借助区块链技术,对金融行业从事的票据业务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实现票据信息的可追溯,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交易用户间的信任。
(二)风险。金融风险包括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指除了系统性风险之外的偶发性风险,也称残余风险,是自企业内部的微观因素。系统性金融风险指从事金融活动或交易所在的整个系统因外部因素冲击或内部因素牵连,而发生剧烈波动、危机或瘫痪,使单个金融机构不能幸免。通常表现为国家、地区性战争或骚乱,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石油荒,国民经济严重衰退或不景气等。这些因素单个或综合发生,导致所有证券商品价格都发生动荡,断裂层大、涉及面广,人们根本无法事先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规避或利用,即使分散投资也丝毫不能降低其风险。
在防止系统性风险方面,金融行业的主要手段是进行层层审计,但这会造成成本过高。各种监管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导致金融监管的深度逐渐扩大,成本也越来越高。区块链能够通过防篡改和高透明的方式以及去中心化的实时结算和清算,提高金融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宏观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以下几类指标: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指标、核心企业指标、背书人信息指标、核心企业和背书人的法人信息指标、征信指标、票据层面指标等。工作人员一方面可以根据风险得分来判断某项保理业务是否可行;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风险得分的动态调整对已经开展的保理业务进行实时监控。可见,运用区块链技术,可有效降低风险,防控成本。
(三)知识产权保护。分布式存储技术能够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率。当任何区域的数据库出现问题时,其他节点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同步更新机制保证整体网络的同步性与一致性;共识机制的特点是使得公有链、私有链以及联盟链等多种信息共享。私有链能够保证该区块链由某个组织和机构全权控制;联盟链是在控制过程中受到预选节点控制的区块链,其既促进联盟主体之间的技术交流、转移,又确保了数据的私密性;公有链可供所有主体进行信息搜索、查询等活动。智能合约保证了新兴技术的可追本溯源特性,一旦开始执行产权服务,合约逐条完成后即刻生效,并可进行查询;时间戳保证数据来源、更新的可靠性,使产权得到基础保护。
区块链知识产权保护在三维数字化技术(3D)打印产业中得到了应用。3D打印产业往往因为缺少知识产权保护而发生纠纷。通过运用上述特征,更好地保护了每个设计师的知识产权,也保障了客户与设计师之间的交易往来。首先,在购买许可证阶段。一旦客户从所有者那里购买了3D打印产品许可证,必须在区块链上自动完成交易后,才能转入打印阶段。以此确保任何一方都不会过早退出交易,客户只有在已经付款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许可,许可人也必须在收到款项后立即转让许可。其次,在生成许可证阶段。通过将产品身份识别号(ID)、产品序列号等写入区块链中,生成的许可证与打印设备进行绑定,并且将产品生命周期数据保存在区块链中,以此证明已根据许可条款打印了对应类型以及数量的零件,并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依据。3D打印产业中,客户有时会寻找第三方进行合作,协助打印批量产品。此时客户从原始拥有者处获得许可证后,可将其“出售”给打印服务提供商,并带有“时间锁”(只允许在一段时间后才允许支出的交易)。如果打印服务提供商未在指定时间内打印许可证,则将其退还给客户。通过智能合约对许可证进行验证,一旦时间到期,客户就可以再次声明许可证的所有权。
(四)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有几个细分场景:一是固定资产证券化,包括房地产、生产企业的固定资产等。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将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数字化,形成适用于区块链环境下的价值数据,进而实现一定程度的通证化,达到资产证券化的效果。二是公司组织收益证券化,比如股权、收益权、分红权、代币流通增值收益权等。借助区块链技术,将公司组织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未来收益以及延伸收益进行证券化,实现内部流通。三是供应流通资产证券化,包括汽车金融、石油、钢材、塑料等。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流通效率提高,加速资产价值的流转速度。四是消费权益证券化。将商业活动中的会员消费积分体系、销售激励机制以及类分销代理销售体系区块链化,使消费者的消费返现、中间商代理销售权益在内部体系中流通,参与价值流转,并进行价值的二次增值。区块链技术在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中的应用存在巨大潜力,资产证券化的各个领域,包括证券化产品的设计与发行,证券交易、清算结算等各流程、各环节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被重新设计和简化,带来一系列潜在优势。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尚处在发展初期,但作为金融科技的一种创新解决方案,其已经表现出作用和优势。中国人民银行于2020年发布了金融行业标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这也被业内认为是金融行业的首个区块链标准。种种迹象表明,“区块链+金融”正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其将在更加规范化和体系化的前提下创新发展。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区块链能够助力构建数字经济信任基础设施,形成产业链多方之间分布式网络的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
“银行开户服务政策真是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非常贴心地解决了我们这类小微电商企业的燃眉之急,而...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上海银行业全力以赴、多措并举,创新防疫服务方式,畅通基础金融服务,不断强化自身...
为全力配合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人才供需对接,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
近期备受投资者关注的,莫过于人民银行4月15日宣布的降准决定。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