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冲击,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困境。而中小银行作为小微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在过去两年里面临着诸如大行下沉、自身困境等诸多问题,在服务小微企业层面,怎样应对挑战、怎样破局至关重要。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程瑞。他表示,当前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在国家普惠小微金融政策的引导下,中小银行需充分发挥其属地资源领先、贴近市场和客户、组织机制灵活等优势,通过开放共赢、积极创新,与其他市场机构相互协同,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深耕区域小微企业全力以赴支持实体经济,强化小微信贷主力军地位。只有在中小银行自身能力建设与公司治理、股权改革双轮驱动下,方能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程瑞
现任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商业保险、普惠金融、金融消费者保护及赋能。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初见成效
《金融时报》记者: 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迅速,但小微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使这个问题变得更复杂。目前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为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支持?
程瑞:小微经济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在实践中体现出"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也即在中国的经济中,小微企业贡献了超过50%的税收、6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城镇就业及占比超过90%的市场主体。小微企业对中国实体经济来讲尤为重要,数据显示,市场小微主体已由2019年的1.2亿户增长到2021年的1.54亿户。此外,小微经济体与民生密切相关,如在和民生息息相关的批发零售、制造业、住宿餐饮、建筑业、居民服务等领域中,小微主体占比更高达97%左右。
出于小微企业对实体经济的重要程度,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金融监管部门到各金融机构均采取了全方位政策支持,多措并举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货币政策多维发力。一是人民银行降准支持小微企业。2020年累计降准3次、2021年累计降准2次,合计提供了3.95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二是支小再贷款政策。2020年7月和2021年12月分别下调了支农支小0.25个百分点再贷款利率,2021年9月增加了支农支小的3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在货币层面给予小微企业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其发展壮大。三是从直达实体的货币工具上看,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普惠型小微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大量活水。2022年更新普惠小微的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将其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整体的管理之中。
第二,信贷政策领域支持。银行业对于普惠型小微贷款的两增政策性要求,压降了融资成本,从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来看,2019年至2021年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贷款的平均利率从6.7%降至4.98%,两年累计压降1.72个百分点,融资成本下降趋势明显。由此预见这个趋势还会延续。在相关监管考核上,2020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重点对小微贷款的规模、户数、信用贷、续贷等信贷指标做了全方位的量化评价标准,并将其纳入银行业的相关考核。
第三,财政方面减税降费。疫情发生以来,政府频频发布对于小微企业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的定向税费减免和优惠政策,最新《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及小微企业的税费问题。在财政贴息担保的补贴方面,各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也给予小微一些增量的扶持。
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层面明确扶持小微企业融资,实现了融资增量、扩面、提质和降价。至此,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传统融资困境,整体上已得到初步解决。
小微融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金融时报》记者: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确保银行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程瑞:在监管部门积极推动下,小微金融多层次市场主体的格局初步形成。在以银行为主导的小微金融市场,融资性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增信机构对小微金融客户下沉发挥了信用支点作用;互联网助贷平台利用科技赋能,帮助区域性银行提升小微金融能力,对优化小微企业金融生态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头雁效应愈加明显。2017年开始,其普遍设置了独立普惠金融事业部,采取事业部制的闭环管理,形成了专门的信贷审批、风险管理、资源保障、绩效考核等管理内容,小微信贷发展开始加速。国有六大行在所有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27.9%增长到2021年的34.4%,其在普惠型小微贷款中的权重快速增加。同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自身的价格优势,也带动了普惠型小微信贷平均利率实现相对稳健和快速的下降。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普惠型小微贷款体系中占比仅有18%,增速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慢,但是其优势在于市场化程度和创新能力。过去几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科技、小微企业创新产品和技术发展上,为整个银行体系贡献了非常多的优秀创新案例。
中小银行是小微金融的主力军。当前中小银行在普惠型小微贷款体系中的占比是46%。在《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银保监会对中小银行提出了明确定位,即中小银行要回归服务地方、服务社区、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做优做实传统金融业务,筑牢本地小微企业客户基础。这是对中小银行要立足于服务当地小微企业的精准定位。
然而,单纯靠银行体系依然不足以满足当下更广泛的小微融资需求。增信机构也是小微融资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有两大类持牌机构:一类是融资担保,另一类是信用保证保险。融资担保主要是以政府性融资担保为主,商业性融资担保为辅。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导向性强,主要支持当地政府扶持的重点行业和弱势企业;而商业性融资担保深耕本地市场,熟悉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和经营需求,在获客和风控等方面能给银行更多的赋能支持,融资担保成为商业银行风险分担和其他业务联动赋能的有效补充。对于信用保证保险来讲,中大型保险公司拥有大量的小微客户,积累了差异化的数据和精算经验,在客户洞察、风险识别、风险策略和金融科技方面具备一些特定的禀赋优势,所以保险公司也是银行风控体系和线下小微获客的一个有效补充。
另外,助贷平台也在小微金融服务中体现了自身价值。首先,在获客导流上,现在有很多商业银行跟互联网公司、财务类软件合作,如金蝶、用友公司等。其次,在风控赋能上和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如百融、同盾公司等。目前在征信等一些新的监管要求下,风险赋能的助贷平台更加规范和高效地和银行形成新的合作模式值得继续探讨。最后,在科技支持上,银行广泛采用的互联网技术(IT)系统的外包商,这里包括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第三方科技公司等,以科技产品服务于助贷流程。
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模式探索
《金融时报》记者:目前,中小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模式有哪几种?
程瑞: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模式按大类划分:一类是行内自建,另一类是合作共建。
在行内自建模式中,第一种是台州模式。台州模式使用的是典型的偏传统的风控方式,线下主要依靠专业的信贷经理网格化服务,在中后台的作业中实现批量化、数字化,形成了线上联动线下,以线下为主的服务于一定区域的小微服务模式。从整个风控表现和可持续发展来看,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但当前还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复制这个模式,主要是因为有一定的门槛和需要一定的时间建立。
第二种是信贷工厂模式。其更多依据权限上的流程,大数据风险和标准化的产品来实现批量化的运作。这里面最典型的是“小微快贷”,借助强大的科技力量及庞大的系统内“白名单”进行预授信和批量数字化授信。目前很多中小银行在学习效仿这一类模式,值得借鉴。
在合作共建模式中,第一类是增信模式,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银担合作或银保合作,客户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会把相关的数据和需求同步给增信机构,机构接受担保和承保之后,分担相应的比例,把这个信息反馈给银行,由银行来做最终的信贷决策,给客户提供资金。另一种是增信机构到前端。也就是说,客户可能在获客端就已经开始接触保险和融资担保这种赋能机构的线下获客或者线上获客的团队和平台,相关的数据由增信机构推送给银行,依然是共同做风险决策、各自分担相应的比例,最终资金由银行发放给小微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增信机构与银行共同参与更多的贷款环节。
第二类是在助贷方面,银行无论是在资金提供、获客、产品、科技等领域,都可以在一个或者多个环节跟助贷机构形成紧密的合作,由助贷机构帮助银行补足能力的短板,帮助银行获得更多小微客户的服务资源。
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面临挑战
《金融时报》记者:由于自身能力先天不足的特点,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
程瑞:首先是外部挑战。我们认为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外部挑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成本压力,另一个是收入冲击。在成本压力方面,疫情的冲击和大行的挤压是给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带来成本压力的主要因素。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到现在多点散发的冲击之下,小微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境。当经营面临困难的时候,还款能力恶化甚至经营活动不能维系,导致银行小微信贷不良率的风险攀升。另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拥有比较强大的资金优势、规模效应及网点优势,当需要在地方市场获取更多的小微客户时,相对优质的小微客户更容易被大行获取。而中小银行要做小微贷款领域,只能进一步下沉。在此过程中,成本会更高、风险更大,导致中小银行盈利能力恶化,业务难以维系。在收入冲击层面,中小银行小微企业的优质客户占比更小,给中小银行的收入也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在监管新规之下,中小银行原有的助贷合作模式需要改造,在这个模式改造过程中不断的探索,造成了中小银行收入的下降。
其次是内部挑战。当前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主要有三大内部挑战,即风控、获客和科技。在风控的难题上,大行下沉导致中小银行客户进一步下沉的市场环境下,中小银行原有的风控模型受到了较大挑战,中小银行被迫要开发风险更大的长尾客户,这对其风控能力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从传统意义上来讲,中小银行的规模相对更小、数据积累较少,存量客户提供的金融数据也较少,在转型过程中,中小银行面临着升级风控模型缺少相应的数据和根基的实际困境。
在获客的难题上,其一,中小银行由于受监管要求,未来只能区域性经营,一些小型银行比如农商行、农信社等就面临大量的获客问题。其二,在获客队伍规模上,虽然中小银行定位是服务本地,但很多中小银行在当地的网点和人员密度甚至不如农行、邮储这样的大行在当地的布局。网点相对较少,而物理网点的增加又很难在短期甚至在中长期内得到快速解决。过去中小银行通过找一些助贷机构合作,可以做相对批量化的线上获客,而现在要求立足本地,更精准地实现线上获客成为挑战。同时,在人员规模和网点数量不及大行的情况下,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也面临更精准和高效的线下获客新挑战。在产品体系方面,大行的小微信贷产品不仅利率低,而且产品线的形态非常丰富,符合小微企业尤其是初创型小微企业的精准需求。但这样的全产品线和产品创新能力,对于中小银行在本地实施难度很大。立足当地的经济特点,用相对低的成本,快速、敏捷地开发出适合当地的创新产品,中小行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能力、资源和技术,这便需要中小银行进行差异化竞争。
在科技的难题上,资金不足和人才短缺是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性关键难题。中小银行的科技投入无法实现规模效应,现在很多银行的系统往往是大而全,但是中小银行在当地的业务不足以让这个大而全的系统全面发挥效能。构建合理化的中小银行科技建设路径是现代中小银行的共性需求。
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破局之道
《金融时报》记者:如何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中小银行改革发展路在何方?
程瑞: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要想有效破局,必须回归本源,在科技支撑、精准风控、批量获客和敏捷组织上下功夫。
第一,科技支撑。中小银行对于数字化转型态度上是有共识的,但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如何构建与中小银行适配的科技建设路径还需要继续努力,是采取科技外包还是自主抱团的系统开发可以继续探讨。现在很多省农信联社搭建了银行核心系统、风控中台等,对省内各地市的农商行和农信社统一进行赋能,但本地的农信社在产品获客方面系统建设,仍然有比较大的自主权。在科技中台和后台方面,省联社为整个体系内的中小银行进行科技赋能,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体系内的规模效应。再比如,山东城商行联盟由十几家城商行构成。联盟为成员行提供核心业务系统、互联网金融系统、外联业务平台和大数据服务等,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批城商行的一些共性化科技资源的整合,满足了一些共性化的科技需求。这种抱团取暖在未来中小银行科技平台的开发和科技合作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
第二,精准风控。风控是小微信贷业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首先,持续完善大数据体系。中小银行的困难在于自身数据不够大,所以需要外部数据合作,包括接入政府的信息数据,做政府更广泛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做供应链金融。中小银行可以与当地的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如大行已与当地头部企业合作,中小银行可考虑当地特色产业的肩部核心企业,在产品和风控方面进行合作探索。最后,引入外部增信方。比如融资担保公司和信保公司,引入的外部增信方既是持牌机构又是先天做风险分担的机构,无论是生存需要还是发展需要,外部增信方在风控上可以给中小银行更大支持。
第三,批量获客。一是实现网格化的经营,加强数字化赋能客户经理,提升人均管客效能,建立区域客户经理与小微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关系,而这个关系里无论对于风控、再贷还是转介绍获客,都是相对更低成本的方式。网格化营销会是未来小微批量获客的主要模式,相比线上获客,其可能相对更具操作性。二是在场景和渠道获客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多的场景和渠道方式。如探索开发银行合作模式、连接更多生态合作伙伴,通过技术赋能小微企业,根据小微企业的场景需求提供更多软件即服务(SaaS服务)、小微客户经营软件。
第四,敏捷组织。敏捷组织需要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并辅以组织的转型。很多中小银行内部组织架构设置偏传统,中小银行可借鉴大行做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逻辑,如可以建设小微信贷的专营中心、建设敏捷产品研发团队等。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市场环境变动,中小银行能让销售、风控、产品研发和科技在小微业务应对上更加敏捷,形成合力。决策链条越短整个小微业务的经营会更敏捷,其要更多借助于数字化转型的力量,以支持中小银行小微金融更市场化的发展。专注更接地气的营销、风控和产品的研发,提升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图文 紫藤)
近年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冲击,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困境。而中小银...
近年来,金控集团日益壮大,已成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践行者。发达国家金控集团在制定减碳战略目标...
中国人保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双奥”保险合作伙伴,不仅为我国成功举办冬奥会提...
从近日A股上市险企交出的2021年业绩“答卷”中不难看出,“数字化转型”与“科技赋能”是其过去一年发展...
作为金融央企,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在保险、投资、银行三大业务板块上协同发力,持续为雄安新区建...